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者之窗 > 正文

张风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发布日期:2022-09-01 09:15:45 作者:张风帆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打印本页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 2020年6月11日 06版)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山西调研时指出,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 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纳入中国特色社主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 战略布局,载入党章和宪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重要原则:坚持人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六项原则”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为遵循。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述 ,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和系统认识论。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与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与物质基础,没 有生态自然的宝贵财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其他一切人类财富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不仅是对文明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更彰显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远把握,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文明发展同自然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弊端 ,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干部应树立正确政绩观 ,把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全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持续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讲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案例 。促进并强化绿色行动,通过开展“生态日”“环保日” 系列活动,打造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餐饮等举措,把生态价值观贯穿于生产、消费各方面全过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突破了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元对立的思维,深刻阐明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的经济发展要迈上新的台阶,生态文明建设也要迈上新的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一些领域,粗放发展等急功近利的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一是推动绿色产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推进实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轮驱动”,前者要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再生资源能源开发等生态化产业,后者要重点实施 “生态农业+” “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赋能行动,加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升级。二是强化技术创新支撑。坚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激发环保型骨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潜力,高校、科研院所着力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深厚、研发技术过硬的生态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三是强化重点区域带动。发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先试先行”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实验区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打造一批绿色产业发展示范性项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深厚的为民情怀。生态环境是关乎每一个人的公共产品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的生态获得感才能得以增强,生态福利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日益迫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近年来,我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中华大地天更蓝、 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态获得感也得以进一步增强。

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福利水平,需要突出重点领域 。围绕影响民 生的污染物总量减排 、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生态环境风险管控 ,压实压紧政府的管理责任,重点处理好事关人民群众生产 生活的大气 、饮用水和土壤等领域的污染 防治问题。推动集中连片石漠化综合治 。深化实施河 (湖) 长制 、林长制 。强化重点管控,健全环境违法社会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群众有偿监督制度。强化城市境空气质量和水质量的日常监控和预测预报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应急保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这一论述强调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指引我们从系统、全局和发展的眼光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当前一些地方之所以在环境治理方面依然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甚至存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究其原因就是不能从系统论的视角研究解决问题,没有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下和长远、治标和治本”的关系。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治理和修复 ,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进行综合保护与修复,不断增强生命共同体的协同力和活力。一是强化生态系统性保护和修复。抓紧抓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统筹处理好绿色生态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二是强化全方位治理, 健全山水林田湖草全流程监管体系 ,重点打通地上和地下、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一体化治理结构。三是优化生态治理机制,维护生态链条的统一 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确保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平衡和循环。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一论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 、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 、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基本建立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持续推进,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 管控制度改革等重大基础性改革迈出重要步伐。近期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审 议通过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 大工程总体规划 (2021—2035 年) 》, 为科学统筹谋划布局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制度安排。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奠定坚实生态环境基础。要在继续强化顶层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行排污许可制度等措施,不断细化制度设计,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水平。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绿色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随着全球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任务更为紧迫,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在全球发展过程中愈加凸显。保护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 共同努力。中国作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 、引领者,在探索建设 “美丽中国”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为“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一直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不断加强在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区域环境合作和南南环境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大国之间的生态合作,促进平等对话,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努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继续强化国际合作,推进生态保护国际技术交流,统筹推进与“一 带一路”相关的生态建设,深化与亚欧其他国家的生态保护合作。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张风帆)




【打印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