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清华大学李蕉老师为我校青年教师做教学基本功比赛示范指导

发布日期:2020-07-14 17:13:02 作者: 来源: 打印本页

     为备战两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以赛促教,7月10日上午,教务处、校工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了关于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示范指导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东松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以及来自全校各学部的青年教师共12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聆听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李蕉副教授。她是北京高校首批思政课特级教师,曾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专项组)一等奖第一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6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第十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文史类A组一等奖、最佳演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北京青年五四奖章、清华大学“清韵烛光-我最喜欢的教师”等多项荣誉。2019年3月18日受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0367b6482ec52c6dc0ad40c4455cc15.png

李蕉老师首先强调比赛与教学的“互促”关系,要避免比赛与教学的分离。她以“一堂课的蜕变”为题,以示范课为导入,按照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抽丝剥茧、环环相扣、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在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关于教学演示、教案撰写、教学反思的经验体会,告诉大家教学比赛“比”什么。

首先,李蕉老师以“1919:中国的道路如何选择”为主题,讲了20分钟的示范课。这节示范课是她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20个备选教案之一。李蕉老师以宽广的视野,运用丰富鲜活的史料、严密的逻辑和生动的话语,阐释了巴黎和会、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在1917-1919年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美国的威尔逊主义和苏联的列宁主义之间为什么选择了后者。短短20分钟的示范课让在线的老师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位享有盛名的“青椒”果然是教学功力深厚,非同凡响。

接下来李蕉老师以前面20分钟的示范课为“麻雀”进行解剖,分三部分进行细致深入地讲解。

第一个部分是“如何讲好20分钟?”。李蕉老师从“如何破题”、“如何结构化”、“如何取舍”、“如何总结”四个环节,层层深入地分析了教学比赛中20分钟教学演示的设计。她提出,“破题”将赋予教学内容一个方向性定位,要从学生的知识盲点入手“先破后立”。“结构化”要做到一条主线通过起承转合一贯到底。“取舍”则要注重细节故事的逻辑性,懂得舍弃那些不必要的精彩。“总结”要紧扣核心观点,抓住基本逻辑。要做到20分钟兼顾“清晰”与“复杂”,需要从洞察学生的认知盲区着手进行知识传授,通过层层推进开展能力培养,通过内在引领促进价值塑造,高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是“如何设计50分钟”。她结合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的教学设计评分标准,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为例,重点围绕“学情分析”、“教学创新点”和“教学目标达成”三个方面分析如何进行教案设计。她提出要通过洞察学生认知盲区进行扎实地学情分析体现温度,通过加强学术研究体现教学深度,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体现教学广度,通过直面学生困惑、培养创新能力、进行价值引领,达成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高度。

第三部分是“如何赢得一个比赛”。要弄清楚“向着谁讲”、“选什么题”、“练什么功”。虽然标题是赢得比赛,但是却带给所有参会老师更为深入的思考。无论是一堂好课,还是赢得比赛,都要建立在深入的“学情分析”基础上。准确把握学情,比学生自己还懂学生,这是对教师功力的考验。而“教学创新点”则测试着教师自身的学术深度。她强调新时代思政课要有问题意识,敢于直面“祛魅时刻”,重塑学生的价值体系。

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李蕉老师从大到教学环节的整体把握,小到PPT细节剖析、屏幕布局设计,全方位地将自己参加比赛、学校如何组织备赛的经验悉数娓娓道来,让在线的青年教师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大呼过瘾。

这场讲座可以说是一场十分精彩实用的青年教师教学盛宴。讲座的过程伴随着线上热烈互动。参加讲座的老师们纷纷在聊天区表达自己的感受: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恒力老师说,“起承转合,整体布局,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故事背后的严密逻辑论证深入有力。”文法学部的戴莉老师说,“如果光听别人的满分课堂,我可能只感受到五成,但是经过李蕉老师对备课过程的分析、梳理、总结、前后对比,从课程的内容逻辑到课堂呈现,从教学的语言表达到PPT制作,不仅能感受到她所有的好,还有了具体改进的方向。” 环境与生命学部的郭兵兵老师留言,“深入浅出,理工科的老师表示听得好过瘾!”。很多在备战青教赛的老师们表示“通过讲座看到了差距和追赶的目标”,要马上按照今天的教学示范指导回去修改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并通过参加青教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姜惠 撰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

 


【打印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