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马院|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党支部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主题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5-05-16 10:43:04 作者: 来源: 打印本页

为帮助教研室教师更好把握教材,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2025年5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党支部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主题集体备课会。姚郁卉老师作了题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分享,与会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深入交流。活动由党支部书记陈伶俐同志主持。

姚郁卉老师结合参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经历和教学实践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生动翔实的主题汇报。首先,在宏观层面,要把教材编写理念转化为教学理念,涵盖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特征、编写原则等多个方面。其次,在中观层面,要把教材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提出了应把教材的结构逻辑、内容逻辑、表述逻辑转化为教学的结构逻辑、内容逻辑和表述逻辑,并强调要深刻把握教材逻辑结构之间的层次关系。最后,在微观层面,要把教材内容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结合教学实践阐释了如何根据教材各章在全书的地位及主要内容安排教学、如何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转化为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把教材各章的辅文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

在讨论环节,大家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共同切磋教学技艺。陈伶俐老师提出把教学中老师们使用的优质图片汇编成册,在广集智慧的基础上实现素材共享,提升备课质效。李永华老师结合本学年教学实践,主张通过专题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讲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陈艳飞老师就中国精神的教材讲解,阐释了中国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间的内在关联。苏超莉老师提出要善于搜集和使用工大优秀师生故事等案例素材,借助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课程讲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郑丽丽老师指出课程教学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进行内容讲授。

教研室主任艾国老师在总结中强调:一是要学深悟透,在备课教学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贯彻科技创新等基本理念;二是要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在不断的总结中提升教学质量;三是要坚定科研指向,实现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此次集体备课会通过汇报分享与思想碰撞,形成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备课共识,对教研室教师的备课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德育教研室党支部供稿

                              文字:郑丽丽  图片:陈艳飞



【打印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