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长、《Higher Education》期刊主编、香港大学教育学院Hugo Horta教授受邀来高等教育研究院举办专题讲座,以“中国内地、澳门及香港博士生的竞争与漏斗式体验”为主题,深度剖析了当前博士生教育生态的剧变。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教院副院长张威主持,高教院师生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Horta教授通过经典寓言《龟兔赛跑》的隐喻,揭示当代博士生如何在“发表或淘汰”的超竞争环境中重塑学术生涯路径。传统博士教育注重深度研究与学术积累,但如今教职竞争激烈,论文数量成为“硬通货”。Horta教授指出,中国大陆每年博士毕业生远超新增教职,高校招聘高度依赖论文指标,迫使博士生将国际期刊发表视为“生存法则”。他援引案例称,有学生为加快发表进度,长期放弃周末休息,导致身心俱疲;另有学生因导师反馈滞后,陷入“边等边焦虑”的恶性循环。更严峻的是,同行关系从合作转向竞争,“不发表即落后”的零和博弈心态弥漫学术界。
讲座特别关注了女性及大龄博士生的困境。由于中国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设定了35岁的年龄上限,博士生普遍焦虑“上岸”时机。Horta教授指出,问题根源在于高校将论文视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教学、实践等能力。他呼吁政策制定者与高校反思:“若博士阶段不重视社会责任,未来学者如何服务社会?”

讲座最后,Horta教授指出,学术界的“锦标赛制”正将博士生推向功利化深渊,唯有通过制度改革,才能缓解“发表即生存”的异化状态。现场多位师生就如何在英文顶刊发论文、申请港澳学校博士生以及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等问题与Horta教授展开交流。
这场关于博士生生存现状的深刻讨论,不仅引发听众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反思,也为重塑更包容、多元的学术文化提供了启示。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
2025年3月14日